
2020明星富二代人設研究及翻車后網絡輿情專報
2020-12-03 14:02:05
近年來,網絡“人設”或者網絡標簽開始成為爭議性頗大的話題,在以影視明星、網絡紅人、網絡意見領袖中矛盾性尤為突出。明星人設一般指明星等公眾人物刻意塑造的形象,制造明星人設或許只需要話題曝光和熱度,而維護好明星人設并不容易。因為一旦爆發藝人輿情危機,之前樹立的“人設”就容易成為網民攻擊、謾罵的對象,不僅反噬藝人行業口碑,也容易增加公眾對網絡事件、網絡標簽不信任感。以下就以2020年部分網絡紅人、影視明星曾塑造的富二代人設進行分析,人設翻車后在網絡上引發了怎樣的討論,以及如何做好藝人輿情管理及輿情防范工作?
一、偶像“富二代”人設是如何產生?
互聯網時代需要人設嗎?
答案顯而易見。對于網絡紅人,偶像群體來說,“人設”的建構不僅是迎合粉絲喜愛的某種形象特質,更是塑造網絡賣點,減少同質化競爭的商業標簽,打造的人設能幫助自身吸引感興趣的粉絲群體同時提升網絡好感度。比如近年來比較常運用的“吃貨人設”,就無形中拉近了明星與粉絲群體之間的距離。其他火爆的人設類型如“學霸人設”、“耿直人設”、“好男人人設”等,總而言之,人設運用得當不失為偶像明星增加粉絲好感及網絡熱度的方式之一。而明星富二代人設也是眾多人設類型中的一種,相比以往輿論環境中充斥著對富二代的“仇富”偏見,如今“富二代”標簽在粉絲與偶像群體間一定程度上表現社會階層的優勢,更容易在青年粉絲群體中產生“富二代還這么努力”之類的認同和崇拜感,反而契合觀眾興趣點并獲得大量的互聯網流量。
那么偶像究竟是如何被冠上“富二代人設”呢?從當下互聯網背景來看,隨著媒介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和信息開放共享更便捷,聚光燈下偶像群體的一言一行都成為粉絲及受眾關注的焦點,公眾人物的隱私顯然受到挑戰。以該篇研究的明星個例進行分析:
近兩年中娛樂圈中大量的選秀節目造就了不少演藝新星,黃明昊、虞書欣、周震南都曾因“富二代”人設光環在選秀節目中吸粉無數,在粉絲的放大鏡下,明星的富二代人設就很容易立起來,甚至不需要過分包裝。比如黃明昊因穿衣價格不菲冠以的“賈富貴”,虞書欣被網友扒出是好幾家公司股東,周震南在綜藝節目中曝光的豪宅內景,很容易在粉絲群體中將愛豆形象與“富二代”標簽捆綁,同時將自我構建的完美濾鏡投射到愛豆身上,似乎偶像與粉絲群體間產生了一種共生的情感附屬關系,這也表現出在愛豆出現負面新聞時,粉絲會下意識在輿論場中發表偏對立性觀點維護愛豆形象。
二、人設翻車后網絡熱度對比
然而人設崩塌的時候,可愛小作精虞書欣母親欠債不還被限制消費,黃明昊母親銀行賬號被凍結、周震南父母欠巨額債務不還后背上“老賴”罵名,“富二代”人設在網絡空間就變得嘲諷意味十足。富二代人設的顛覆除了在粉絲群體間產生劇烈動蕩以外,在公共網絡空間也成為熱極一時的話題。為了了解人設崩塌前后公眾的一些態度轉變,我們通過輿情分析系統鷹擊早發現對明星富二代人設翻車事件爆出前后兩個月的網民情緒進行分析如下:
從網民情緒數據呈現來看,三人中周震南事件持續發酵帶來的網絡好感度下滑最為明顯,事件發生之前周震南的正面網絡情緒占比為65.6%,而事件發生一個月后網絡好感度降至22.6%,負面情緒由11.4%上升至61.7%,#周震南父母欠債12.3億#、#周震南父母老賴#等話題閱讀量均過億,足以可見周震南成老賴之子事件引發的輿情負面影響。偶像的光環是踐踏在普通人民心血上換來的,貧富差距矛盾和事件刺激下公眾對偶像群體頻發老賴事件表現出憤怒激烈的負面情緒,還有部分網友借此事件宣泄對于愛豆的不滿,走向粉絲的對立面,進一步激化事件社會情緒。從時間線上來說,周震南成為眾矢之的風暴中心之后,公眾對于黃明昊母親成老賴事件前后正負面情緒抨擊力度有所緩和,但負面情緒仍由6.3%上升至30.9%,部分網友轉而討論偶像人設泡沫嚴重等話題。相比之下,虞書欣事件帶來的網絡沖擊力度就小了許多,一方面事件本身性質沒有前兩者惡劣,另一方面是事件發生后官方及時發聲有效安撫了公眾情緒,疏散了公眾的憤怒情緒。
三、主要傳播渠道分析
從相關偶像事件進行分析,微博客類社交平臺仍然是主要的輿論發聲陣地,輿情聲量占比達到90%以上,這也與微博客平臺網民基數大、互動性高等特性有關,偶像通過微博平臺發布自身動態的同時與粉絲建立雙向互動關系,而且在富二代翻車事件以后,偶像的及時發聲對于安撫公眾情緒,避免負面輿情擴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除此之外,短視頻平臺在傳播矩陣中也占據部分份額,其他如百度貼吧、論壇平臺、騰訊新聞等資訊平臺也成為了相關藝人輿情的主要擴散渠道,傳播主要以娛樂性新聞資訊為主。
四、輿情思考
在這一系列的完美偶像形象走下神壇的事件爆發之后,粉絲對于偶像的身份及人設就粉絲自我身份認同建構偏理性均呈現出偏理性的態度。粉絲在追星過程中呈現出來的自我身份認同主要體現為符合自我期許、個人情感投射以及新型雙向陪伴。老賴事件雖然是發生在偶像父母身上,與偶像個人人格品行無關,但是涉及公眾人物的負面新聞依然容易讓公眾人物遭到反噬,粉絲產生期望落空,表現出脫粉、退飯圈等行為,進而產生次生藝人負面輿情事件。對此,針對與公眾人物相關的輿情事件,帶來的幾點輿情思考建議如下:
1、偶像身份轉變及正面回應相關輿情
老賴事件為何造成社交媒體平臺謾罵,負面聲音滿天飛,這主要還是因為偶像的負面新聞不再是個人緋聞,個性新聞那么簡單,已經上升至階級矛盾和社會事件。對偶像負面輿情事件,應該及時轉變偶像身份做好回應社會關切工作,降低負面新聞帶來的影響。
2、做好藝人輿情風險防范工作
娛樂圈及粉絲文化正在逐漸升級階段,但其中也存在巨大的輿情風險,涉及藝人的負面輿情一經引爆會迅速占領輿論場,對經紀公司和偶像個人發展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所以建立一套輿情風險防范管理體制尤為重要,及時掌握輿情發展態勢,做出相應的補救措施。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16603434133)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